以《江湖儿女》 分析,贾樟柯的电影宇宙为什么无法成为主流

时间:2020-06-14 07:03:21阅读:1510
导语:从"故乡"看导演电影宇宙《江湖儿女》奇特、伤感、难忘又超凡,甚至是一种对稍纵即逝、忠义和现代中国灵魂清晰又不同寻常的冥思。对于时间的流逝,电影人中少有像贾樟柯一样善于观察又
  • 九·一八事项后,日本起头强化实施向满洲移民的政策。这一天是林口镇闻名遐迩的“正北货栈”的掌柜方振宇与吴萃花…

导语:从'故乡'看导演电影宇宙

江湖儿女》奇特、伤感、难忘又超凡,甚至是一种对电光石火、忠义和现代中国灵魂清晰又差别寻常的冥思。

对于时间的流逝,电影人中少有像贾樟柯一样善于观察又诗意的影人

——BBC特约影评人 尼古拉斯·巴伯

谈到电影宇宙,人们对于这个名词的领会,大多来自于DC、漫威这样的美式大片。他们框架其宏大的世界观,讲述着人类对于电影宇宙顶级的商业理解。但正如电影本身存在诸多种类,电影宇宙也并非是美式商业片的专属。实际上在中国,才华洋溢的中国导演们,也在试图框架属于中国人的电影宇宙。这些电影宇宙相对私人化,更为重视的是导演自身的概念阐述。

如果从中挑选出最具话题性的一名,贾樟柯的名字是经常容易被提起的。这位来自汾阳的小伙,把自己的'故乡'情怀作为内核,用镜头演绎出一代人最后的故土回忆。当新时代的号角吹响,贾樟柯呈现的那些'悲惨世界',开始受到许多人的抨击。认为他刻意的美化中国,解构出一个不存在的底层世界。但却不知,贾樟柯用电影串联起来的'贾式宇宙',是中国旧发展路上最经典的艺术品。

当贾樟柯精心筹备数年之久的《江湖儿女》上映,却在商业电影市场上仍旧未能掀起热潮。影评人将其视为其旧作的汇总片,对于数十年贾氏宇宙的总结。以中国'美国往事'的评价,给予他最高规格的赞美。但对于当代民众来说,'贾氏宇宙'但是是又一次贾樟柯的无病呻吟。许多人怀着期待走进影院,最后却毅然决然将其批为'非支流'电影。为何再一次不被市场认可,也许和贾樟柯一向探讨的理念'我们究竟是谁?'有着最直接的联系。

《江湖儿女》电影宣发海报

1、 将电影回归人化、将艺术追溯于人本身,《江湖儿女》天然的反市场性

《江湖儿女》的遇冷,对于许多电影工业从业者来说并不料外。但贾樟柯本人,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。相反贾樟柯始终试图突破市场的瓶颈,虽然骨子里仍旧是那个顶级的文艺导演,但是却第一次开始尝试在市场上和观众融合。和流量明星的合作,以及更大精力的投入宣发。虽然荣获破亿的票房,但这显然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功绩。

早年的贾樟柯,经常被指责为'奖项导演'制造的电影,大多是一些不面向普通老百姓,只针对外国奖项的电影。贾樟柯的电影,被当代支流人群指责为'最不像电影的电影'同样的问题出现在《江湖儿女》,许多人在影院看到最后第一感觉是——心里堵得慌。《环球时报》主编辑胡锡金,就以'堵得慌'作为对贾樟柯新作'负能量'批评的支撑观点。

《江湖儿女》共舞的剧照海报

贾樟柯对于胡锡金的批评,以一句'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'作为开场陈述。实际上从这一点上,就能够看得出来贾樟柯对于《江湖儿女》的定义。贾樟柯的《江湖儿女》,没有一个所谓的主角。斌哥上一秒方兴未艾,下一秒就成为落入低谷的边缘人;或许苦难的巧巧会让你误认其为主角,但是仔细斟酌一番,你会认为这样的想法存在非常严重的错误。

贾樟柯的电影,并不会去铺设一个电影人物的大起大落。而是从一个审视者的视角,让你以旁人的角度看待剧中人的人生轨迹。'抽离感',是贾樟柯最不像电影的体现。而抛弃拟人化的设置,是在《江湖儿女》之前贾樟柯电影最受争议的一点。喜欢的人,认为这是贾樟柯电影最大的亮点;不喜欢的人,认为这是贾樟柯电影最大的缺点。

廖凡演绎的斌哥

'负能量'的评价,实际上也和人道化的设置有着密不成分的关系。《江湖儿女》当中,无论是斌哥、巧巧的故事,都会让你觉得是来自于身边的故事。一个传奇的江湖中人,却在一次意外当中走上人生的低谷潮。一次失败以后,最终走上永远被时代抛弃的命运。这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小型城市的普遍性传说,真实的感觉扑面而来,无法反抗命运的叙事节奏,让人无时无刻不被命运的不成反抗性压抑的喘但是气。

2、 用低俗演绎高雅艺术形态,层层伪装的真实感

贾樟柯对于《江湖儿女》几回再三强调,这部电影的本质是反映从前中国存在过的'旧道义'。当我们抛开故事本身谈论,实际上这是内陆地区真实发生在各处的'低俗传说'。贾樟柯由于和御用摄影师余力为档期对冲,在《江湖儿女》中特地选择和法国摄影指导Eric Gautier合作。

贾樟柯和《江湖儿女》摄影指导Eric Gautier

后者的分量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重要。Eric Gautier曾经是欧洲电影节的常客,并且是被IMDB视为最伟大的20位摄影指导。从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,用8000万的投资,贾樟柯的制作团队打造出更为精尖的视觉呈现。种种迹象表明,贾樟柯都在和昔日的胶片质感、粗俗布景时代说再见。

但剥离出这些所谓的高雅,你会发现《江湖儿女》仍旧延续贾氏宇宙一贯的'低俗性'。歌舞厅、麻将馆、灰色买卖,这些都是贾氏宇宙常见的低俗桥段演绎场景。这些本是和大众最为接近的场所,却在《江湖儿女》中剥离出原场景的意义,衍生出更为小我化的艺术思考。贾樟柯的电影宇宙,为何不被人所接受,实际上和低俗演绎高雅的设计密不成分。

《江湖儿女》徐峥

电影对于底层电影的呈现,实际上是有层次的明显划分。贾樟柯的电影,远比最初级的直面镜头更为高级。贾樟柯的细节钻研度,从台词和场景的设计中散发开来,这是一种不符合底层的文艺感,也是贾樟柯本人最愿意呈现的文艺片段。两个在火车上相遇的落难人,真实情况下绝无可能像徐峥对一个素昧生平的女人说出:'我们都是宇宙的囚徒。'

《江湖儿女》和《爱尔兰人》的海报

这是贾樟柯演绎现实主义之下,绝不会放弃的文艺范。但是你看上去有些虚假的文艺范,实际上却也是另一种被解构的真实。当一个经历过风雨的中年人,最终在一节火车皮上找到知己。当你诉说命运不公过往时,却发现两小我永远无法结伴的真相。最想说出口的话,正是感叹命运捉弄人,注定无法相依的宿命感叹。但要理解这些思绪,你需要走进贾樟柯的电影语言艺术。这对于太多的观影者来说,其中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成本,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层层伪装的'真实感'

3、 贾樟柯的电影宇宙 到底值得怎样的评价?

商业还是文艺 贾樟柯无法背弃的宿命

对于商业电影发展大趋势的今天,贾樟柯和第六代的众人都是注定被遗忘的对象。现代观影者走进电影院,第一观影需求来自于释放情绪,用'梦境概念'忘却短暂现实的痛楚。这和贾樟柯电影艺术的核心,实际上正好相冲。贾樟柯不成能创造一部麻痹众人的电影,他注定是现实主义最强有力的诉说者。

火山灰爱情 是电《江湖儿女》非常出名的桥段

之所以出现南北极化的评价,也来自于贾樟柯骨子里不会改变的电影语言。贾樟柯也讲爱情,《江湖儿女》当中的巧巧,无时无刻不都在演绎最纯洁的'火山灰'爱情。执念和宿命,道义和释怀,《江湖儿女》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长,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抛给观众。如果单拿一个细究,贾樟柯摒弃更多维度的拍摄概念,呈现出来的作品必然会引发社会的超高评价。

商业市场的现状 注定难以改变的现实

但是他是贾樟柯,注定是背诉苦难和底层悲痛的现实主义导演。

他框架自己的电影宇宙,阐述最为羞涩难懂的东方感情,却很难被商业市场所接受。南北极化的评价,是中国电影现状欣赏水准尚需进步的真实反馈。人们需要的是爆米花电影,贾樟柯奉上的却是一盘需要观影者仔细思考的艺术品,注定市场会很难接受这样的作品。

结语:支流和非支流 贾氏宇宙的释怀

虽然反抗,也试图让更多人理解贾氏宇宙的艺术形态。但实际上对于成为支流,还是继续延续自己的'非支流'电影语言,贾樟柯从始至终都未真正表现出犹豫。对于一亿票房,贾樟柯已经表现出非常的欣喜和满意。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尴尬处境,他也只是尽可能的在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下,尽可能的保持着最初的那份电影人纯粹创作艺术概念。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
--== 选择主题 ==--